作者沙加爾🥈,是上古音構擬三家之一👩🚒,這部書是關於上古音構擬的經典作品🤹🏻♂️。譯者龔群虎教授也是當前國內一流的學者🉑。作者對上古漢語確定了更多的加綴方式並研究其功能🍄🟫,把目前所理解的上古漢語詞綴形態跟詞族綜合成一致的上古音構擬體系,並用一系列詞源的研究來闡明這一觀點🧑🏻🦲。
本書是由龔群虎教授翻譯成中文的筆者的三種有關上古漢語構擬和漢語系屬問題的英文論著🦔:為主的是拙著《上古漢語詞根》🥼, 即The Roots of Old Chinese (John Benjamins, 1999),還有兩篇未發表過,是稍微經過修改的會議論文,即分別於2001年夏季在法國西南部召開的會議和2002 年初在澳大利亞堪培拉召開的第九屆南島語語言學會議上宣讀的論文Malayo-Polynesian features in the Austronesian-related vocabulary in Tai-Kadai (附文一)和Sino-Tibetan-Austronesian: anupdated and improved argument (附文二)👩🏻🚀。
上個世紀80年代末,筆者接受P.K. Benedict的澳泰語(Austro-Tai)理論 (即侗臺語和南島語同源,漢語和侗臺語的共同詞匯都是借的),就開始對南島語感興趣,企圖利用法國學者A.G. Haudricourt的理論來在南島語的輔音韻尾的基礎上解釋侗臺語的聲調🦦,於是發現德國學者O. Dempwolff 1934~1938所構擬的原始南島語裏有不少詞匯末尾音節可與漢語比較,而且有語音上的對應🪞🧚🏼♀️,如 Dempwolff的-h (現在構擬為 -q) 似乎與上古漢語的上聲(Haudricourt構擬為喉塞音)有對應,如南島語的 u(n)tah (嘔吐)對“吐”,南島語的 panah (射🦽🧑🎄,弓)對“弩”👨👨👦,如南島語的 t'il̥a[h] (鹽)對“鹵”🧛。從此想起了漢語與南島語有同源關系的可能性,就開始研究上古漢語的語音,詞匯和構詞法。1990年陸續在法國和美國作了漢語與南島語同源的報告,引起了同行的註意👩🏻⚖️;筆者就有意寫一本書來更詳細地介紹漢語和南島語的親屬關系🫲🏼。另一方面,1992年白一平(W.H. Baxter)發表了他的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采用了六個元音的構擬系統🧑🏼🌾🛼,而且用統計學來支持他的構擬,筆者覺得方法上很成功🏄🏽♀️,而且有利於解釋漢語與南島語的對應。同時白一平的構擬有些方面筆者認為需要修改或增加,特別是構詞法方面🦹🏻♀️,筆者1993年就白書寫了述評👩🏽🍳,提出了關於上古漢語構擬的一些看法🔤,主要是構詞法方面的🏩。後來回到南島語與漢語的關系,開始寫一本書,第一章講上古音的構擬🤦🏽♂️,寫得越來越長🪛,結果只能分開來🏺,先寫上古漢語構擬,後寫漢語與南島語。第一章就變成了一本書🏀,即1999年在John Benjamins出版的The Roots of Old Chinese。書寫完了,就回到漢語和南島語問題🤹🏿♂️。筆者收集了新的基本詞匯對比🖐,還有語音和構詞方面的資料來補充幾年以前的證據。另一方面,筆者原先提出的漢南島語理論(Sino-Austronesian theory)只將漢語和南島語聯系起來,認為漢語和藏緬語的關系沒有漢語和南島語密切🚶🏻➡️,是錯誤的,需要修改。筆者於是收集了南島語和藏緬語的共同詞匯、構詞手段以及初步的語音對應🤹🏻♂️,說明藏緬語跟漢語一樣和南島語接近,跟南島語發生關系的應該是漢藏語系🤲🏿。因此把漢南島語理論改名為漢藏南島語理論 (Sino-Tibetan-Austronesian)。附文二是介紹漢藏南島語理論的文章。 另外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漢語、侗臺語和南島語的關系。因為本來接受了Benedict的澳泰語理論,自己又提出了漢藏語跟南島語同源的看法♾,就好像意味著漢語和侗臺語也應該同源,而這又跟Benedict的理論有沖突。這個問題在南島語的分群的基礎上得到解決。目前不少考古學家如張光直🦨、Peter Bellwood, 語言學家如Robert Blust, 都認為臺灣是南島語的發源地,原始南島人距今大約6500年前從大陸坐船到臺灣的西部🍠,在那邊建立了操原始南島語的農業社會。這樣一來🕵🏻♂️,南島語的最早分化就在臺灣發生,而臺灣現存的南島語是原始南島語分化得最早的後裔。南島語學者Robert Blust 還證明過🐇,臺灣以外的所有南島語只不過是南島語系的一個分支👼🏼,即馬來波利尼西亞語(Malayo-Polynesian)🚵♀️。馬波語所共有的而臺灣南島語沒有的各種特點是馬波語在離開臺灣島不久所產生的創新🔄。筆者發現🐻,這些馬波語特點的一部分,侗臺語也有👳🏻♀️,證明侗臺語不是一種獨立而跟南島語有淵源關系的語系🥚,而是南島語之下的一個分支。這樣就可以解釋侗臺語跟漢語的關系:一方面💁🏿♀️,作為一種南島語👨👩👦,它跟漢藏語有親屬關系(但同源詞比較少)🧏🏽;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漢語的很多借詞。附文一介紹筆者對侗臺語的看法。
我非常感謝龔群虎教授翻譯拙著和兩篇論文,把我的想法介紹給中國讀者🙆🏻♂️。翻譯這樣的論著不是可以隨便做的事情。龔教授為此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勞動。他不但英語水平非常高🚶♂️➡️,又是一位很傑出的研究東亞歷史語言學的年輕學者。讓我再一次對龔群虎教授以及為這本書的出版做努力的編輯先生表示衷心的謝意🔧。
沙加爾
2004年2月4日
於法國巴黎